“坝坝曲播间”是张庆从导搭建起来的村落曲播平台,正在本地帮农办事中阐扬着主要感化。张庆是綦江区融核心记者,担任新运营。3年前被选派到三角镇中坝村当驻村工做队员。
从购设备、建阵地、搭平台、立轨制、育从播、通物流……正在田间地头,张庆一点点搭建起村落曲播间。2021年,中坝村“坝坝曲播间”首秀,1小时获得2093人旁不雅,点赞超2。5万人次,发卖土特产4万多元,实现曲播“开门红”。
“每一笔订单我们城市及时跟进,脚量、准时发货,确保产物尽早送达消费者手中。”话语间,张庆熟练地将农产物打包,划一地放置正在一旁期待快递上门取货。
如何让土特产“飞”出山?凭仗着专业劣势,张庆想到了曲播带货。但村平易近却并不承认,“搞啥曲播,你们几个村干部,是不是又想正在我们身上捞一笔?我不信坐正在屋头就能把工具卖出去!”。
驻村3年多,张庆深知一人之力是无限的,只要做好传帮带、培育人才、抱团成长,如许村落才有络绎不绝的活力。“下一步,我将深耕曲播带货赛道,帮力打制更多的村落曲播间,培育电商‘新农夫’,为村落复兴做出更大贡献。”张庆说。(农人日报·中国农网记者 邓俐)。
“质量必然要保障,不克不及砸了我们红岩土货的招牌。”近日,正在綦江区三角镇红岩村电子商务办事坐点,红岩村驻村第一张庆细心挑选着村平易近送来的腊肉、莲藕等土货。
中坝村深处大山,有着优良的生态,孕育出丰饶的土特产资本。但又因山水阻隔、山高远,出行未便。“以前村平易近都是肩挑背扛到镇上摆摊,费时吃力还赔不到几个钱。”张庆说。
截至目前,中坝村、红岩村的“坝坝曲播间”已开展曲播200余场,培育出本土从播50余人,带动中坝村、红岩村就业超300人次,累计发卖农产物70余吨,为村集体经济创制运营性收入超200万元。
“村干部、村平易近都是我们的从播。花生熟了,我们就到地里曲播收花生;柑橘熟了,我们就曲播采摘过程。接地气的曲播体例,很受欢送,上架的产物很快就能卖完。”张庆说。
客岁6月,竣事了中坝村的两年驻村糊口,张庆又自动请缨前去红岩村继续驻村,并把“坝坝曲播间”的成功经验复制到红岩。做视频、教曲播、搞筹谋,张庆带着村干部一路干,很快就把曲播间搭建起来。
“坝坝曲播间”不只为村集体经济注入了新活力,还成为村落管理的“新利器”。“依托曲播平台,我们取正在外乡亲一路拉家常,用大师听得懂、能大白的言语宣讲党的立异理论,群众亲近关心的医保、社保、让乡亲们的心热起来、关系近起来,将党群干群的心取村落复兴紧紧凝结正在一路。”张庆说。
红岩村位于綦江区老瀛山景区,张庆还通过“坝坝曲播间”,宣传推介丹霞地貌、老瀛、恐龙脚印化石群等景不雅,吸引网友前来打卡,带动本地旅逛业成长。目前,该村曾经成长农家乐12家。
“往年苞谷卖得慢又卖不起价,价钱低的时候只能卖四五毛钱1斤,搞了曲播后,来买苞谷的人多了,价钱也提高了三四倍。”村平易近黄永春尝到了曲播的甜头,还自动报名成为了曲播间的常驻从播。张庆将“散、零、多”的农产物,筹谋包拆成“中坝好物”品牌;激励村干部曲播取不雅众互动,宣讲党的政策,实现曲播间的差同化;农人从“会种”到“会卖”“会播”,处理了中坝村资本匮乏、财产掉队、人才欠缺等瓶颈,培育了一批懂运营、会办理的“新农夫”。
“家人们,我手中的腊肉,原料就是我们本人豢养的生猪,采用柴火熏制,肉质紧实,味道巴适……”红岩村的“坝坝曲播间”很是热闹,安徽、、广东等地的消费者不竭下单。一场曲播下来,1000余件腊肉等土特产被消费者抢购一空。